医学课题(医学课题可行性分析怎么写)
2022年3月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团队在《临床肿瘤学杂志》(JCO,IF=44.54)在线发表题为“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联合化疗与长期放化疗对比的多中心随机Ⅲ期(STELLAR)试验[Multicenter, Randomized, Phase ⅢTrial of Short-Term Radiotherapy Plus Chemotherapy Versus Long-Term Chemoradio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STELLAR)]” 的研究论文,标志着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序贯新辅助化疗的Ⅲ期临床研究(STELLAR)获得成功,短程放疗(5 Gy 分5次)随后进行手术可用作局部晚期直肠癌放化疗(CRT)的替代方案,为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为了更好地了解研究深意、展现研究详情,本文特别邀请研究团队为大家讲述研究背后的故事。
研究者说
直肠癌术前放疗5次与25次疗效相当
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序贯新辅助化疗的Ⅲ期临床研究(STELLAR)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金晶教授、李晔雄教授牵头,唐源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高远红教授、吉林省肿瘤医院刘士新教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科王文玲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魏丽春教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张海增教授和王锡山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联合全国16家单位一起完成。
研究自2015年启动,历时7年,全国16家大型肿瘤中心加盟,入组599例直肠癌患者,最终证实了短程放疗(5天放疗模式)联合化疗不劣于同步放化疗,可以作为长程(25天放疗模式)术前同步放化疗的替代治疗模式,极大节约了治疗成本,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影像科、腔镜科、放疗科、肿瘤外科、肿瘤内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共同努力,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率,为更多患者提供保修肛门功能的可能性。
放疗资源稀缺,研究结果临床价值重大
目前我国在医疗资源上,每百万人口放疗设备(加速器+钴60)仅1.5台,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的2~4台,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每百万人6~12台的水平。而我国有放疗需求的直肠癌患者逐年升高,更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此项研究成果证实了短程放疗序贯化疗模式的价值,将放疗次数由25次降到5次,大大节约放疗资源使用。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也大大降低每例患者的肿瘤治疗费用与时间,减轻患者医疗负担与治疗相关的生活与交通负担。
另一方面,STELLAR研究的进行促进了多学科的合作。举例来说,每例患者都需要经历核磁检查和肠镜的精准分期以及治疗后疗效评估,需要评估放化疗毒副反应和耐受性,需要评估手术可切除性和肛门功能保留概率等,正是多学科有效合作才保证了每例患者的顺利治疗。在医院践行和推广的多学科协同治疗模式也极具推广意义。
医学研究的本质是惠及患者
2019年,作为放疗科“三名工程”团队核心成员的金晶教授受组织委派,成为常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助理、放射治疗科主任。赴深圳工作后,她将多项科研成果带到深圳,全身心扑在放疗学科建设和医院科研教学等工作上,致力提升深圳市放疗医师素质整体提升和肿瘤临床研究水平。
在没有资金支持、没有免费药物和数据团队支撑的情况下,金晶教授和同伴们靠对文献和研究动态的精准把握、团队成员的刻苦学习和全国放疗人的精诚合作,做出了多个高发瘤种的前瞻性、大规模临床研究。这些研究带到深圳后,深圳及华南地区的患者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深圳患者朱大姐在金晶的诊断和建议下,入组了直肠癌全新辅助治疗(TNT)多中心研究,通过放疗和化疗等研究手段,肿瘤退缩明显,最终手术切除标本未发现任何肿瘤细胞残存。
金晶教授正在与患者进行交流
作为国内放疗领域的佼佼者,金晶教授牵头开展全国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3项以及多项Ⅱ期前瞻性研究。其中直肠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方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Ⅲ期研究,确定了单药氟尿嘧啶类药物同步放化疗与双药同步放化疗疗效类似,为直肠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初步结果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引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JAMA Network Open)接收并正式发表。而局部晚期胃癌D2手术后放化疗的随机对照研究成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数据。
团队成果的取得从侧面反映出在深圳市政府和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的“高水平医院建设”和“三名工程”项目已初具规模、扎实落地,并且逐渐进入成果产出期,能够为深圳市以及大湾区患者提供顶尖医疗服务。目前放疗的“三名团队”在团队带头人王绿化院长的带领下,已成为全国放疗界快速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研究详情
研究背景及目的
众所周知,短程放疗(SCRT)一直是局部晚期直肠癌治疗的选项之一,它具有治疗效率高、节约医疗资源的优势。新辅助化疗较术后化疗完成度高、患者耐受性好。将SCRT与新辅助化疗联合是局部晚期直肠癌治疗策略优化的主力方向,成为直肠癌TNT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方法
研究分为两组,确诊中低位、核磁共振评估预后高风险(T3-T4和/或N+)、无远转的直肠腺癌患者随机进入TNT组或术前同步放化疗(CRT)组。TNT组患者接受SCRT(25 Gy/5次/5天),序贯CAPOX方案化疗4周期。而CRT组患者接受标准同步放化疗(50 Gy/25次/5周,同步口服卡培他滨)。两组患者均被建议在术前治疗后6~8周接受手术。TNT组和CRT组术后分别接受2或6个周期的CAPOX方案辅助化疗。研究的主要终点为3年无病生存(DFS)率。
2015年8月30日~2018年8月27日,共有599例患者同意进入研究并接受随机分组治疗,最终有591例患者数据被纳入分析,其中298例进入到TNT组,293例进入到CRT组。
研究主要结果
TNT组和CRT组中,cT3者分别占81.8%对84.2%,cT4者分别占15.9%对12.8%,全组约85%的患者cN阳性。在术前治疗阶段,TNT和CRT组治疗完成率和足量完成率分别为82.6%和95.2%(P<0.001)、74.8%和93.2%(P <0.001)。在接受手术的465例患者中,分别有16.6%和11.8%的患者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P=0.134);部分患者术前治疗后持续肿瘤完全消退(cCR)而豁免手术,TNT组pCR+持续cCR的概率为21.5%,显著高于CRT组的12.3%(P=0.002)。
研究中位随访35.0个月,结果显示(图1),TNT组与CRT组DFS的风险比(HR)值为0.88,单侧非劣效性P<0.001,证实了非劣效性的假设。TNT组3年D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64.5%和86.5%,CRT组为62.3%和75.1%。研究者观察到TNT组的OS率明显高于CRT组(P=0.033),而两组的无转移生存(MFS)率和局部区域复发(LRR)率无显著性差异。
图1 TNT组和CRT组DFS、OS、MFS及LRR情况
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中低位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SCRT序贯化疗可作为标准CRT的替代方案。
通讯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金时 徐文娟
中国医学论坛报 刘佳玲整理
中国医学论坛报将每周定期推送肿瘤领域最新进展,传递专家观点,分享学术共识,一起来看吧!
动动手指给小编加个鸡腿吧~
这是水淼·帝国CM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试用版本更新的文章,故有此标记(2022-04-10 16:36:04)